萬國旅遊集團

Multinational Tourism Group Company Limited

Image

集團概況

萬國控股集團,被譽為澳門非博彩最多元化的集團化企業之一。歷經二十多年發展,以港澳為基地,廣拓內地、亞太市場,現已擁有二、三級企業六十五間,員工四千餘名,業務主要涉及實業、金融、礦產資源和產業新城四大板塊。其中實業板塊包括地產、科技、購物中心、景區、旅遊、珠寶、現代農業、文創演藝、會展、國際貿易、書籍出版及物業管理等多個行業;金融板塊參與兩家地方銀行和三個涉及互聯網、科技基金及一個母基金;資源板塊擁有四家上市公司、147個礦權及葉岩氣田,礦區總面積達近六萬平方公里;集團投資及經營地域涉及澳門、香港、臺灣、北京、重慶、上海、雲南、福建、貴州、西藏、杭州、廣州、中山、珠海、深圳、汕頭、悉尼、倫敦、矽谷、東京、拉斯維加斯、特拉維夫、仰光、金邊、磅同、波黑二十六個國家和地區。

        萬國集團堅持“穩健開拓,以才興業、多元發展”,兼顧三元產業協調,做到長、中、短線投資合理並進,在引進專案時十分重視人才、資金、市場、資源的配置與協調,並不斷優化集團的產業結構,使投入產出效益最大化,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注重人文關懷、文化氛圍與智慧科技有機結合的萬國華庭等建築房地產業,到銷售三百多個國內外知名品牌商品的連鎖大型購物城;從擁有二十九家旅遊連鎖公司的大型綜合旅遊產業,到總儲值逾100億美元的煤、銅、鐵礦產開發業,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集團一向注重精細前置型管理,在實現企業商業模式轉型與升級的同時,新興業務也有序開展。

 

        於澳洲ASF上市的公司在澳中兩國之間互補的領域實現跨國投資,投資領域包括能源、礦產、地產、金融、科研及旅遊。2014年2月,集團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黃金海岸投資總額50億澳元的世界級遊輪碼頭綜合商業地產開發項目在競標中脫穎而出,成為該專案最終指定的唯一開發商。
 

        近年來,萬國集團積極參與國內雙創和創投母基金業務,在澳門設立了第一個兩岸四地創業孵化器,並在國務院僑辦的指導支持下作為主要發起方,聯合國內頂級母基金管理團隊設立了僑商科技創新投資母基金。僑商母基金將匯聚全球資源和中國創新力量,通過頂級的基金組合投資和專案組合投資,打造全方位、全鏈條的華僑華人創新創業機制和投融資體系。

        萬國集團還在杭州設立儒昭覺投資合夥企業,在股權投資項目上深耕細作,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積極投資優秀的股權投資產品,所投專案包括360、FM喜馬拉雅、驢媽媽等科技型和具戰略性的新興產業,其中360已成功上市。
 

        通過大力支持和推動國內資本市場運作,為連接澳門和國內資本市場作出更多有益的探索,萬國集團積極參與內地證券投資基金業務,設立陽光私募深圳貝富盛資產,成功發行多隻證券投資基金並取得穩健的投資收益。
 

        在文化創意產業的投資與開發,萬國集團亦傾注了大量的精力,通過“跨界”促成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重組與合作,成立萬國夢婕藝術團,創設“國際創新藝術節”、華星演繹公司、山水實景演藝公司等,走出了一條“商業+文化+創新”的文旅發展融合之路,以推動文化與經濟發展,促進社會機制的改革創新。成立一帶一路出版社,出版《中國資源版圖再配置》、《澳門》、《輝煌的歷程》、《來澳門旅遊的100個理由》等系列書籍,去年主辦來自世界各地的二千五百多名古箏樂手集聚澳門的“盛世華箏”活動和“最長蛋捲”活動,均打破“健力士世界紀錄”(獲英國健力士總部頒證)。通過文化創新形式,講好澳門故事,講好中國故事。
 

        為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萬國集團確立了"9+2"的產業發展全球戰略佈局計劃,即從世界各地選擇九個城市作為主要產業發展佈局區域,另外兩個城市作為新的重點戰略佈局城市,並循序漸進地深入落實。有序地推進“實業、資源、金融”+“產業新城”的“3+1”集團發展戰略,近年在廣東汕頭華僑試驗區投資的“萬僑智匯城”和中山獲區政府授權規劃的101平方公里集科技、教育、康養、演藝、文創、旅遊、智慧製造等於一身的“灣區綠芯”產業新城,為集團融入灣區和粵東地區的發展注入新動力,將成為萬國集團未來規模化發展新增長點。
 

        不忘初心,飲水思源。萬國集團先後為重慶、潮州、甘肅等地扶貧,以及南方雪災、四川地震災害、臺灣風災、雲南災害、澳門風災、緬甸風災和日本地震災害等捐款捐物。據不完全統計,萬國控股集團多年來已為扶貧、辦學、賑災、學術研究等捐資逾五千萬港元。此外,新冠疫情期間,集團董事局主席劉雅煌還帶領員工透過在全球採購醫療物資、投資興建口罩生產廠、發揮外交使者作用助力全球抗疫、利用資源優勢抓防控穩經濟、配合僑聯機構做好疫情防控宣傳、與政府部門和相關業界共商提振經濟對策等多種形式,全力支持澳門、內地,乃至世界應對疫情防控工作。其中,從2020年1月至4月中旬,已向內地多個省市的邊檢、海關等抗“疫”一線相關部門,以及港澳社團、機構等捐贈防護口罩達137萬餘個、防護服7000套、隔離服4000件、額溫槍200個和護目鏡4000個。同時,在疫情常態化下集團已制定長期項目計劃,預計總投資3.5億元人民幣用於擴大生產醫療用品。用實際行動踐行澳門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奉獻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展望未來,面對現今全球化激烈的市場競爭,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將加速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因應澳門致力於推進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集團以前瞻性的投資眼光和對宏觀經濟形勢的把握能力,開拓創新,不斷進取,以"穩健開拓、以才興業、多元發展"的經營理念,力爭沉著穩健地把握一次又一次發展機遇,務求打造新時代下澳門創新型多元融合的跨國優質企業。


集團主席

      劉雅煌,澳門印尼歸僑,祖籍廣東潮汕。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僑商會科技創新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國務院僑辦海外扶貧顧問,北京華文學院副董事長,粵港澳大灣區旅行社、酒店及餐飲業聯盟會長,澳門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成員,澳門特區政府經濟發展委員會成員,澳門特區政府都市更新委員會成員,澳門創意產業協會會長,澳門旅行社協會會長,澳門嘉年華協會創會會長,澳門潮汕總商會會長,澳門歸僑總會會長,澳門培華、培道中學校董,廣東省珠海市邊檢、海關特邀監督員,海口市政府智囊團顧問,澳門萬國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另身兼三十多個社會及行業協會要職。


      上世紀八十年代赴日本留學,後修讀美國Preston University工商管理學碩士,現為亞洲知識管理協會院士。九十年代初創辦澳門萬國控股集團,是澳門迄今唯一在澳洲上市的非博彩行業大型多元化集團公司,在澳門、內地及海外擁有四千多名員工,業務涉及實業、金融、礦產資源和產業新城四大板塊。自幼酷愛琴棋書畫的劉雅煌,在拓展商業版圖的同時,還關注和投資文化、教育、科技等領域的發展。曾獲全國政協頒授“優秀提案”個人獎、澳門特區政府頒授“旅遊功績勛章”、“世界廣東僑青十傑”、兩度獲得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有關機構頒發的“全國創業之星”大獎、香港鏡報主辦的時任香港特首梁振英頒發的第五屆“傑出企業社會責任獎”等數十個獎項。

 

      主編《中國資源版圖再配置》,嘗試從歷史、經濟、政治等專業角度分析中國當前的行政區劃和資源配置,提出資源版圖再配置對國家宏觀經濟的影響,並有幸受到國家相關領導的垂注;主編由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題詞的1999年澳門回歸《澳門》、慶祝澳門回歸五周年《輝煌的歷程》等大型書籍等,成為澳門各重要機構的餽贈文化佳品,作為瞭解澳門的珍貴文獻;成立一帶一路出版社,主編慶祝澳門回歸十五周年《來澳門旅遊的100個理由》(簡體版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全國發行),將澳門的旅遊與文創進行有機結合,從食、住、行、遊、購、娛六大旅遊要素著手,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澳門的獨特魅力和多元風采。
 

      在事業發展不斷壯大的同時,仍不忘初心,飲水思源。劉雅煌先後為重慶、潮州、甘肅等地扶貧,以及南方雪災、四川地震災害、臺灣風災、雲南災害、澳門風災、緬甸風災和日本地震災害等捐款捐物。據不完全統計,萬國控股集團多年來已為扶貧、辦學、賑災、學術研究等捐資逾五千萬港元。新冠疫情期間,劉雅煌還帶領集團員工透過在全球採購醫療物資、投資興建口罩生產廠、發揮外交使者作用助力全球抗疫、利用資源優勢抓防控穩經濟、配合僑聯機構做好疫情防控宣傳、與政府部門和相關業界共商提振經濟對策等多種形式,全力支持澳門、內地,乃至世界應對疫情防控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澳門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奉獻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劉雅煌先生親切握手

 

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與澳門創意產業協會會長刘雅煌合影
 

在《攜手同輝》發行儀式上,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與劉雅煌親切合影
 

劉雅煌先生與訪澳的波黑總理合影
 

劉雅煌先生與時任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親切交談
 

著名影星葛優與劉雅煌先生合影留念
 

劉雅煌獲任亞洲知識管理協會院士

         
劉雅煌先生的藝術創作




企業文化

經營理念

  穩健開拓,務實創新

團隊觀念
  志相同、心相通、力相聚、情相融

企業戰略
  兼顧三元產業協調發展,做到長、中、短線投資合理並進

企業願景
  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打造全產業鏈新模式

 

 萬國全體員工迎接奧運聖火

 

 公益金百萬行